《封神》票房不如预期,中国电影创意面临困境,影人值得警惕

2023-08-12 11:02:34 来源:素手年华

最近,周星驰监制的动画电影《美猴王》预告发布,猴王形象遭到部分网友批评不够美型。此前,他执导的真人电影《西游降魔篇》中猴子造型也颇具争议。

确实,这两部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都与大家心目中“美猴王”的印象有些出入。但我们在评论时,还需充分尊重创作者的视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资料图)

区区一言片语,未必能代表猴王的全部魅力。我们不应将个人审美局限强加于艺术创作中。孙悟空的形象本就丰富多变,应该包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重新演绎。

创作者应该有探索新可能的自由空间。我们欣赏作品时,也应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要定式看待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

每种新的尝试,都可能打开我们的视野,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相信通过持续创新和包容理解,我们能看到孙悟空这个角色更丰富的可能性。

还是以周星驰为例,当年他斥巨资拍摄了《大话西游》。周星驰在拍摄《大话西游》时,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调侃,这在当时确实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这种创新尝试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也为后来的作品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西游记》本身就具有开放性,不应该被原著主义者束缚。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这是文化传播的活力所在。

其实从现在的角度看,吴承恩当年创作《西游记》从没说过孙悟空不能谈恋爱,从没把自己写的东西当做圣旨,不容许别人改编。反倒是后来所谓的原著党自作主张,把《西游记》二创的路堵死了。

与周星驰类似,日本动漫大师鸟山明在创作《龙珠》时,也对《西游记》传统形象进行了突破和改造。这种创造性转化为《龙珠》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次创作不能被原著拘束,而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当代每一个作者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责任依据时代需要进行新的创造。

仅仅原封不动的复制,不仅失去文学的生机,也难以为当下的大众提供精神养分。一个杰出的原著需要各个时代的阅读和再创作,才能体现其持久的文化价值。

乌尔善的《封神第一部》上映,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夹杂着一些刺耳的评论。遭受质疑最多的,就是姜子牙。黄渤饰演的姜子牙扮相滑稽,在影片中也是个搞笑角色。很多观众表示难以接受。他们觉得黄渤的扮相更像是土地公公,这么拍是侮辱了姜子牙。

但是,无论是小说还是真实历史里,姜子牙都算不得美男子。观众说黄渤侮辱了姜子牙,并不是真的在维护姜子牙,只是在维护他们内心的偏见。

同样遭此厄运的还有费翔饰演的商纣王,以及中俄混血儿娜然饰演的妲己。

导演乌尔善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他拍纣王,就是要拍出纣王从明君到暴君黑化的过程。他拍妲己,就是讨厌《封神演义》对女性的贬低,这是政治家推卸责任的方式。但是这些观众都忽视了导演的艺术目的,仍然抱着原著的固有印象在批判。

《封神》的争议再次暴露出部分观众的创作焦虑。他们太在意原著或既有观念,难以接受导演的创新尝试。创作需要想象力,但过多的包袱会扼杀想象力。中国电影若想有更大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学会欣赏不同的创作。

当然,《封神》中也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如何找到平衡点,既尊重原著又发挥创意,需要业内深入探讨。但盲目批判导演的创作勇气,并非建设性作法。现在中国电影数量爆棚,但优秀作品依旧稀缺,想象力不足是关键症结。我们需要更开放包容的环境,来培养电影人的创新精神。

乌尔善导演的电影《封神》上映,获得了不少评价。有部分观众对其中一些改编表示不适应。

确实,《封神》对原著做了大幅度的改编和创新,这难免会引发部分观众的突兀感。但我们在评论时,也需要尊重艺术创作的主体性与开放性。

从乌尔善4年的筹备过程看,他对商周历史进行了大量考证,深刻理解原著的时代背景。但电影作为另一种艺术形式,创作者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当代观众的审美和共鸣点。

所以有些改编也许出于对原著的新诠释,而非对原文的漠视。我们不应将自己的期待强加于艺术创作中,而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理解每部作品可能的内在视角。

创作来自勇气,同样欣赏也需要宽容的胸襟。也许我们未必都喜欢《封神》的某些改编,但它代表了电影人探索古典题材的一种尝试。让我们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发现其中或许蕴含的更深刻的思考。

既然要让当代的观众相信这个故事,那么必须进行三个重大的改编。

第一个改编是对封神榜的设定。原版小说中封神榜是个死亡名单,人世间要发生一场浩劫,现在观众很难接受这个设定。改编后的封神榜成为了一面照妖镜,可以判断善恶,唯有天下共主才能调动它,现代的观众很容易理解这个设定了。

第二个改编是对主角的转换。原版小说是章回体小说,拿姜子牙做主角是合适的。现在乌尔善要改编成三部曲史诗,主角必须有成长性。而姜子牙一出场已经是一个智者,不适合当主角,他就选择姬发为主角。第一部讲述姬发觉醒,第二部讲述姬发面对闻仲讨伐保卫西岐,第三部才是武王伐纣封神。这是一个史诗电影常用的三段式结构,并非《指环王》独创。

第三个改编是人物情感关系。原版小说中,姬发一直都在,但存在感很低,直到牧野之战才和主角碰面,但是改编成剧本后要给他增加情感线。那一方面就要削弱姜子牙、杨戬、哪吒这些传统主角的戏份,以免造成失焦。另一方面要削弱纣王和妲己的戏份,以免喧宾夺主。还要增加姬发和纣王之间的情感戏。姬发一开始把纣王当成父亲和偶像,后来见证了纣王和亲儿子殷郊关系的破裂,然后开始觉醒,并且成长为一名反叛者。

完成这三个改编后,乌尔善还要将它们化为无形,拍出一个雅俗共赏的易读版本,这就是影片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就是说乌尔善在创作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的过程。但很多人却不买账,觉得导演偷懒,直接抄袭好莱坞史诗电影。乌尔善面对这样无端指责,恐怕也是无奈和唏嘘吧。

所以,乌尔善对《封神榜》的改编是出于让观众更易理解和接受的考虑,进行了设定、主线和人物关系的大幅调整。这符合当代史诗电影的叙事结构,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抄袭。改编一个经典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在传承原著精神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细节改变以迎合新时代观众。乌尔善作为导演,面对质疑需要保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因为成功的改编需要时间证明其价值。

过去我们抱怨好莱坞打压,港片欺负内地演员,现在这些乱象还在桎梏着我们。孙悟空和姜子牙不应该只有一个模样,《西游记》和《封神榜》不应该永远只讲一个版本的故事。电影本身更不应该被贴上那些莫须有的标签,成为社会议题的陪酒女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电影应该回归电影本身。它是造梦的艺术。这个梦可以是春梦,也可以是噩梦;它可以动人,可以荒诞,可以经典,也可以烂得像一坨狗屎。但它首先,甚至自始至终,都应该只是电影。

周星驰也好,乌尔善也罢,《西游记》也好,《封神》也罢,在很多讨论里,他们已经不再被局限在艺术之中。它们已经不再是电影,成为了某些群体宣泄情绪和表达主张的工具。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我们要万分警惕。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电影评分的失真。许多佳片在上映前就遭遇刷低分的围攻。观众的艺术评判能力在不断下滑,非理性的“打分行为”严重扭曲了电影本身应有的价值。

面对这些乱象,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和开放。电影创作需要更大的包容和支持,不能一味苛责;观众也需要学会欣赏差异,接受多样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盲目批判。只有电影回归本质,才能释放创作活力,实现中国电影的新生。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