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生前曾说,“戴王冠不能低头,否则我的脖子会断掉”,形象地诠释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于即将加冕的英王查尔斯三世,他感觉沉重的恐怕不仅仅是王冠本身,还有背后难言的隐秘。
五年前,白金汉宫举办了一场展览,庆祝当时仍是王储的查尔斯七十岁生日,展出了他最喜欢的皇家收藏品,从金银珠宝、艺术品、雕塑和绘画,可谓包罗万有,有如打开了一座童话中的财富宝库。其中有一条长长的金腰带格外引人注目,那上面镶嵌着十九颗硕大的祖母绿宝石,外观上看已是价值连城,展品说明牌上仅以“某印度君主马匹装饰”匆匆带过,对于它是如何成为王室的掌中之物,却语焉不详。
直到最近,关于这条金腰带的来龙去脉浮出水面。据英国《卫报》调查发现,在大英帝国时期负责对殖民地印度进行统治的印度事务部(India Office)档案里,找到一份将近五十页的重要文件,详细介绍了一九一二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委托人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祖母玛丽王后,旨在查清王室一些珠宝的来源,但她此举目的并非关注道德问题,而是单纯出于好奇。在这份调查文件中,就包括了前文提到的镶有祖母绿宝石的金腰带,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它属于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的君主,并作为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战利品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一八三七年英国作家范妮.伊登撰写的一本印度旅行日记,里面就提到了旁遮普地区君主,他的名字叫兰吉特.辛格,当时范妮的哥哥乔治.伊登担任英属殖民地印度的总督,两人曾一起拜访了辛格。范妮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半盲的辛格没有佩戴宝石,但他的随行人员却几乎被宝石淹没。这位君主拥有的珠宝如此丰富,以至于他把最好的珠宝放在了他的马匹身上,那些马具和铠甲的华丽程度超出了你的想像。”她甚至在日记中发出了令人震惊的感慨:“如果我们被允许掠夺这个国王,我会直接去他们的马厩。”虽然范妮日记缺乏更多细节,但结合一九一二年的调查文件,她当时见到的马匹饰品中,应该包括了那条金腰带。
调查文件还显示,到了一八四九年,由辛格的小儿子兼继承人杜利普领导的旁遮普地区,受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的入侵,他被迫签订条约并交出土地,而作为征服的一部分,英国人掠夺了马身上那条镶满祖母绿宝石的金腰带。同时被英国殖民者抢走的,还有辛格最珍贵的珠宝,即举世闻名的“光之山”(Koh-i-noor)钻石。这颗重达一百零五克拉,曾是世界最大的钻石,如今就镶嵌在伊丽莎白二世的王冠上,并存放于伦敦塔展出,当初是作为日不落帝国的炫耀,今天却成了英国殖民主义的历史见证。
英国作家理查德.霍尔在《季风帝国: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将“光之山”钻石抢走并献给英国王室的,是时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他是一名典型热衷于领土扩张的英国殖民者。而英国历史学家安妮塔.阿南德在《光之山》一书中形容,“光之山”钻石被带到远离他乡的地方,被重新切割和缩小,宛如被压迫人民的悲惨命运,英国血腥和暴力的殖民主义需被历史铭记。
事实上,这些遭掠夺的珠宝,只是英国王室不义之财的冰山一角,像是早在十六世纪的英国探险家德雷克,实则是海盗头目,便曾打着环球航行的名义为王室敛财。最初他以海盗方式掠夺商船,抢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东印度,并将殖民势力向东方渗透,在他成功地抢劫了东方和美洲殖民地之后,将其中大部分财富献给了他的保护人兼主要投资者伊丽莎白女王,在一五八一年新年到来的那一天,女王头戴王冠,上面镶嵌的正是德雷克劫掠来的五颗光彩夺目的绿宝石。
多年来,王室不断被揭露拥有来源不明的财富。一九六九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纪录片《皇室》中出现了伊丽莎白二世佩戴一条短项链的镜头,项链由四颗非常大的尖晶石红宝石组成,其中最大的一颗足有三百二十五克拉,后来被证实是属于波斯国王和莫卧儿皇帝的帖木儿红宝石。二○一二年,伊丽莎白二世出席伦敦皇家歌剧院庆祝她的钻禧庆典时,戴有一条珍珠项链,由二百多粒珍珠制成,扣环上镶嵌两颗华丽红宝石,也被学者考证属于印度旁遮普的统治者。另外,皇家权杖上那颗重达五百三十多克拉的著名“非洲之星”钻石,看似直接来自于南非矿场的开采,但实为南非殖民当局为表忠心将其献给王室。按南非大学政治学教授本耶拉的说法,殖民交易是非法和不道德的,收到钻石并不能免除接收者的责任,英国有义务予以归还。
或许是背负了沉重的舆论压力,据悉在英王加冕典礼上,王后卡米拉将佩戴移除了“光之山”钻石的旧冠,但正如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沙希.塔鲁所言,我们终于进入了一个时代,殖民掠夺得到了真正的承认,越来越多归还被盗财产是一件好事,子孙后代会想知道为什么文明国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做正确的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