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佳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报披露在即,*ST大通(000038.SZ,股票简称原为深大通)未选择上年合作伙伴,临阵更换其他审计机构,因而遭到深交所问询。
*ST大通计划于4月29日披露2022年财报,聘任审计机构的工作却久拖不决。2月13日,该公司披露尚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目前正和数家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洽谈。如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2年度报告,存在终止上市风险。十天后,*ST大通做下决定,将聘任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中兴财所)为2022年度审计机构。
这一事项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但还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月16日,深交所即下发问询函,要求上市公司补充说明相关信息。*ST大通更换审计机构,缘由错综复杂。
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希格玛所)是*ST大通2021年审计机构,希格玛最终对202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直接导致“深大通”披星戴帽,2022年5月,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大通”,公司已行至退市边缘。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如2022年度财报再度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ST大通将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此次年报审计是*ST大通的关键一战,事关能否继续维持上市公司地位。深交所问询函明确要求*ST大通说明:希格玛所不再担任2022年审计机构与2021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是否存在关联?与希格玛所前期沟通是否存在争议的事项?
*ST大通总部位于深圳,1994年上市,是老牌上市公司,以生物科技、大健康产业、供应链服务及民间资本管理为三大业务板块。据业绩预告,*ST大通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至1.60亿元。此前,*ST大通多有劣迹,曾暴力阻碍证监会稽查人员执法。执法人员报警后方能解围,*ST大通因此被市场戏称为“暴力抗法第一股”。
针对上述事宜,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ST大通董秘、希格玛所等,截至发稿均未获回复。
8年3换审计机构
近年,*ST大通频频更换审计机构。
2016年至2018年,*ST大通的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下称中汇所);2019年、2020年的审计机构为中兴财所,2021年审计机构更换为希格玛所,2022年再度计划更换回中兴财所。
*ST大通多次更换审计机构的节点,也耐人寻味。中汇所对*ST大通2018年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理由为应收款项和商誉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以及部分项目未确认收入;中兴财所对*ST大通2020年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原因为一项诉讼事项;希格玛所对*ST大通2021年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无法确认子公司冉十科技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及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远期回购及差额补足义务审计受限。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是指不含有说明段、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或其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又包含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因中汇所与中兴财所对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报告程度较轻,对*ST大通影响相对较小,虽也曾引来深交所问询,但并未将*ST大通推向退市边缘。希格玛所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在严重程度方面仅次于否定意见,*ST大通一时岌岌可危。因此,*ST大通临阵选择中兴财所,遭到监管问询也就在意料之中。
截至目前,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涉及的三个事项,*ST大通仍未消除。知名财税审专家、江苏四维咨询集团首席咨询师刘志耕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兴财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希格玛所对*ST大通提出的无法表示意见的三大问题,当然还可能包括以前年度审计报告没有披露出来的其他棘手问题。
图源:图虫创意
中兴财所资质堪忧?
*ST大通4月29日披露年报,时间仓促,中兴财所能否按时保质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需要实施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必要的审计证据。”刘志耕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了审计工作的流程,包括初步业务活动、现场实施审计、业务完成阶段和事务所内部复核等,就是规模很小的上市公司,在正常情况下至少也需要1个月以上时间才能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
故此,深交所要求*ST大通结合年报披露时间、项目人员及工作时间安排等,说明是否有充分时间保证年审项目的顺利开展及关键审计程序的充分执行、是否有充足时间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
深交所对中兴所完成审计的能力提出问询。
中兴财所规模不小。据*ST大通公告信息,截至2021年末,中兴财所合伙人数量为157人,注册会计师796人,其中533名注册会计师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2021年,中兴财所业务收入为12.97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为11.53亿元,证券业务收入3.87亿元。由中兴财所出具2021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客户数为76家,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合计1.11亿元。
不过,中兴财所近年多次遭到行政处罚。
近三年,该所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3次、纪律处分1次。50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2次以及纪律处分1次。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中兴财所曾因审计新绿股份项目时,存在出具虚假记载报告等行为,被证监会责令改正;2022年,中兴财所审计鹏欣环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时,存在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证据不充分等情况,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ST大通此次聘请的2022年财报审计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为陈鹏、项目质控复核人为孟晓光。陈鹏经验并不丰富,2022年才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孟晓光近三年未复核过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据此,深交所结合审计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过往审计业务经验、对公司及行业审计业务熟悉程度、项目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审计收费等因素,要求*ST大通详细说明聘任中兴财所作为2022年度审计机构的原因。深交所质疑,中兴财所是否具备承接并完成审计业务的经验和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陈鹏、孟晓光,孟晓光表示不方便回复,陈鹏在记者表明身份后迅速挂断电话。
“暴力抗法第一股”问题重重
*ST大通更换审计机构的节点也有蹊跷之处。
该公司2018年和2021年营收均实现上涨,但同期净利却大幅下滑。上述两个年份,审计机构为*ST大通均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2018年,*ST大通实现营收25.69亿元,同比增长70.11%;归母净利润约为-23.5亿元,同比下滑756.46%;扣非净利润约为-23.58亿元,同比下滑878.05%。2021年,该公司营收22.59亿元,同比增长6.05%;归母净利润约为-6.2亿元,同比下降892.44%;扣非净利润约2.54亿元,同比下降46.41%。
*ST大通还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5年7月,*ST大通以17亿元购买视科传媒100%股份。同年8月,视科传媒股东夏东明等与*ST大通签订协议,承诺视科传媒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1亿元、1.65亿元、1.98亿元。
这原本只是一次正常的交易,但据证监会查证,交易背后却隐藏财务造假行为。2015年至2017年,视科传媒及其子公司与夏东明开发的17家客户签订了24份业务合同,这24份业务合同涉嫌虚构,17家客户的业务回款来自夏东明或者其控制的账户。
上述虚构业务行为导致*ST大通2016年、2017年累计虚增收入1.62亿元,相应虚增利润总额1.62亿元。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罚款60万、对直接责任人夏东明罚款30万元,其他有关责任人员也被处金额不等的罚款。
此外,*ST大通还因暴力抗法被立案调查。2019年5月22日,*ST大通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姜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证监会稽查总队工作人员向*ST大通及实际控制人送达立案调查通知书时,*ST大通员工使用推搡、抓挠调查人员,抢夺、摔砸执法记录仪等暴力方法抗拒调查。
最终,证监会决定,对*ST大通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其他相关人员也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姜剑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ST大通还曾被股东举报。
据媒体报道,2019年,*ST大通原董事曹建发、小股东李勇,实名举报与*ST大通相关的两只并购基金,穿透底层资产后,可能存在虚构贸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和信用的情况。并购基金的资金流向了与姜剑及其一致行动人存在关联的公司。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发现,*ST大通近4年连续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关注函和问询函,仅2022年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ST大通被深交所问询多达10次。
*ST大通屡次推迟回复问询函。如*ST大通于2022年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深交所针对营收下滑、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等事项进行问询,而*ST大通因“部分问题需要继续落实”延期回复4次。
标签: